一、熔炼
1.配料要求及成分控制
1.1 原料配比
原料配比按表8执行,配料时应注意贵金属控制下限,并尽量使用本旧料。
1.3 熔体元素的补偿及冲淡
分析结果不合格的熔体需要进行补偿或冲淡,偏差大于1%的熔体还需重新取样分析。
1.4 补偿量
元素的补偿量按下列公式:
a - b X = ------- M 确定
1-a
其中 X:应补偿元素的重量;
a:补偿后元素应有百分比含量;
b:补偿前元素百分比含量(不合格测试值);
M:炉内金属液总重量。
1.5 冲淡量按:
b - a X = ------- M 确定
a
其中 X:应冲淡元素的重量;
a:冲淡后元素应有百分比含量;
b:冲淡前元素百分比含量(不合格测试值);
M:炉内金属液总重量。
2.熔炼操作
2.1 熔炼出炉温度及熔体特征
熔炼出炉温度及熔体特征见表10。
2.2 加料顺序
角料(40%)→铜→锡→角料(60%)→精炼剂、捞渣→磷铜合金→精炼剂搅拌→静置取样→调整成份→(温度合适)→转炉(水平连铸)
3.加料操作
电解铜:整块的电解铜的加炉必须由两人操作,先把电解铜放于炉口,人员侧立于炉门两侧,然后让其沿炉壁滑入炉内。
打包料及大块料:打包料及大块料不能人工直接加炉,应先往熔炼炉加入碎料,然后将块料放于炉沿,操作者立于炉门侧面,用工具将料块推入炉内,严禁用手推入炉内或用脚蹬进炉内。
散碎角料:对于散碎角料,操作者立于炉门侧面,用铁铲将原料铲进炉内;对于无法用工具加炉的长带状角料,允许用手拖至炉口,然后用工具推入炉内。
整个加料过程要缓慢操作、注意安全,防止铜液溅出伤人。
4.其他要求
①上班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
②严格按工艺规定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生产工艺。
③根据配料单配料,按顺序投料。投料时要保证投炉料干燥,并防止杂料和杂物混入。
④清渣后加入干燥的米糠进行覆盖。
⑤熔炼过程中化学成份偏差较大时,由班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做好记录,尽量保证一次熔炼成份合格。
⑥为保证保温炉一定的静压力,须使保温炉液面与结晶器须保持400mm以上的高度(距离窗口)。
⑦整个熔化过程都应采取高压档熔炼,以提高熔化速度,降低料耗。
⑧生产过程中确保除尘设备正常运行,防止污染环境。
⑨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必须将配好的每炉料完整的加完,从而确保带坯生产原料配比的稳定。
⑩取样规定:熔炼炉每炉取一个合格样品;保温炉每转铜三炉取样一次,并做好记录。
取样须从液面下200mm处进行。
试样表面要清洁,不能有气孔、夹杂物等缺陷,以便能真实反映熔体的化学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