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连铸黄铜棒生产技术
为满足五金行业热锻加工的需求,用水平连铸生产8~60mm小规格黄铜棒,替代传统的挤压法或热轧法,以降低材料的制造成本是生产的趋势。以黄杂铜为原料,应用感应炉熔炼—水平连铸黄铜棒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生产产品规格范围为8~60mm。其中:8~28mm 每流产4头,29~35mm每流产2头,36mm以上每流产1头;拉铸方式采用“红锭”拉铸法;拉铸速度 80~750mm/min;结晶器采用石墨结晶器。多面多流保温炉及牵引机配置 保温炉为多面体结构,每面布二流,呈放射状分布,牵引机错开布置,每流独立牵引。每流的规格可各不相同、操作互不干扰、引棒速度根据工艺随机可调。实现了在一台炉子上可同时生产多种规格,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安排的灵活性。解决了8~60mm小规格产品采用大熔炼炉生产的难题。典型的五面十流、七面十六流多面多流保温炉及牵引配置如图:
一流多头水平连铸技术是在传统一个结晶器只拉铸一根棒的基础上改进为一个结晶器同时拉铸二根、四根棒的技术。是一种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由于连铸棒35mm以下规格占有很大比例,采用一流一头特别是对20mm以下规格的产品产量极低,且易产生拉铸裂纹等质量缺陷。一流多头水平连铸应用了特殊的辅助模与结晶模结构达到产品质量控制,实现了φ8~28mm 每流拉铸4根产品、φ29~35mm每流拉铸2根产品产、φ36mm以上每流拉铸1根产品。一流多头水平连铸黄铜棒如图 :
可控潜液转流炉
熔炼黄铜中的烟尘和铜液明流转注到保温炉时的锌蒸发,是熔炼铸造环境污染的老大难问题。利用黄杂铜熔铸污染更严重。可控潜液转流炉是将熔炼炉与保温炉做成联体炉,在熔炼炉和保温炉之间安装一个类似阀门的装置,使铜液在熔炼炉和保温炉的炉底进行,熔炼炉中的合金经炉前分析成份合格后,打开控制阀门向保温炉内放液,液流的大小多少可根据生产需要随意调控,放到需要的程度后关闭。从而满足了合金熔炼的基本要求,可控潜液转流炉原理见图x.4所示。该技术避免了熔体在转注时与空气的接触和温降,既防止金属锌的氧化蒸发,又保证了铜合金铸造温度的稳定性。可控潜液转流技术还解决了环保的难题,并有明显的直接经济效益。
牵引机是满足工艺条件实现顺利连铸的主要设备,该牵引机不但能满足多头不同规格的产品,还实现了连铸棒自动定尺剪切和锯切、自动翻料收集装置,大大减少了连铸生产的劳动定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牵引机及铜棒定尺切断收集设备如图 :
环保型烟气收集处理装置 黄铜可控潜液转流炉的成功使熔炼炉与保温炉的结构更紧凑更简单化,熔炼炉由倾动改为固定不动炉,在熔炼炉炉口设置固定房式烟尘收集罩,使加料、熔炼、清渣等都处于密闭容室状态,后置布袋除尘变频控制依据生产工艺而设定,实用节能。环保型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铜液潜液转流和熔炼炉固定房式罩吸气—布袋除尘处理系统,实现了熔铸车间的清洁生产。